<thead id="bjm2i"></thead>
  • <i id="bjm2i"></i>
    <video id="bjm2i"></video>

  • <ruby id="bjm2i"></ruby>

    <video id="bjm2i"></video>
    2025年3月30日 星期日
    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 > 網評 > 西江網評

    這屆年輕人又打開了文旅消費新方式

    時間:2024-04-22 08:12:19  來源:新華網

      周五下班直奔機場,周末白天游玩,晚上看演唱會,周一趕凌晨5點高鐵,8點回公司打卡。

      “年輕人熱衷做演唱會特種兵”等話題不斷沖上熱搜,近期,線下演出遍地開花,越來越多年輕人利用周末或小長假,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演唱會之旅,為文旅市場又添一把“火”。

      有人說,演唱會是一種“情緒消費”,消費者買的是情緒價值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      “與同頻的伙伴一起跟著音樂狂歡,真的超治愈。”“光是想到要去看演唱會,每天都過得很有盼頭。”從網友留言看,不難理解,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為一場演唱會奔赴一座城。與其說是“追星”,不如說是去追尋一種對生活的熱愛。

      近年來這類“情緒消費”不斷敲動人們的心弦。從“爾濱”到天水,從演出市場到電影票房,從城市“陪拍”到“搭子社交”,差異化的旅程體驗、情緒解壓與精神同頻、親切又不失邊界感的情感共鳴,都帶動當地文旅消費爆火。

      形式雖不同,但內核一致,顯示了人們對于精神需求的消費意愿,也激蕩著文旅市場的“一池春水”。

      “每次來看演唱會只有兩三天時間,但并不影響我去博物館、商業街參觀游玩。”像這樣圍繞演唱會密集設計旅程的人不在少數。人們在感受演唱會現場的激情和快樂之余,也有機會體驗當地人文風情,可謂一次出行,兩份快樂。

      “演唱會+旅游”,帶動了涵蓋交通、食宿、景區等在內的文旅鏈條,消費潛力充分釋放。根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數據,去年我國大型演唱會票房創146億元新高,萬人以上的演唱會場次數較2019年增長3倍,近5成觀眾跨省奔赴現場。尤其是三四線城市,以演唱會為“圓心”,以交通、食宿、景區等產業鏈條為“半徑”,撬動了當地消費的方方面面。

      當然,一方面,我們要看到人們強烈的情緒消費需求,另一方面,也要思考如何接住這波“情緒消費”帶來的“流量”。

      “辦好一場演唱會”固然重要,但通過演唱會“留住一群人”更值得追求。這就需要城市練好內功,順應市場,敏銳捕捉消費趨勢,擁抱新的商機。

      比如,關注下沉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的完善,挖掘更多新業態,如沉浸式的演藝、充滿創意的消費場景等,為消費者提供可持續的特色體驗,這樣才能在喧囂熱鬧后,獲得消費者長久的青睞。

    作者:閆雨昕  編輯:李小鋒  責編:劉陽  終審:龔濟好 
    推薦資訊
    劉寧率廣西代表團訪問越南
    劉寧率廣西代表團訪問
    2024年《開學第一課》展現“可愛的中國”
    2024年《開學第一課》
    上半年我市林業經濟呈現穩中快進態勢 林業產值15.96億元
    上半年我市林業經濟呈
    樂在其中 其樂融融
    樂在其中 其樂融融
    相關文章
    欄目更新
    欄目熱門
    亚洲中文在线码日本_在线观看亚洲一级影视_在线观看网站深夜免费AV_欧美亚洲日韩不卡在线在线观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