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標題:
《廣西壯族自治區民用航空發展規劃(2021—2035年)》出爐
武鳴賓陽恭城多地將建設通用機場
南寧云—南寧晚報訊(記者 廖欣 通訊員 閆蕾宇 黃威杰)昨日,記者從自治區交通運輸廳了解到,該部門近日印發《廣西壯族自治區民用航空發展規劃(2021—2035年)》(以下簡稱《規劃》)。力爭到2025年,廣西民航基礎設施體系與航空服務體系有效完善,面向東盟的航空大通道基本成型,現代化機場體系初步構建,航空服務能力顯著提升,航空物流實現較快發展,民航產業發展活力釋放,民航引領廣西經濟社會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新格局基本形成。
《規劃》提出,到2035年,廣西民用機場布局更加完善,建成通達通暢的中國-東盟航空大通道,南寧機場力爭打造為立足廣西、面向東盟、輻射全球的國際航空樞紐,廣西民航在滿足民生出行需求、擴大對外開放、支撐產業發展、促進區域協調等方面的先導性、基礎性作用更加突出;到2050年,廣西民航全面實現各領域的蓬勃創新發展,民航業保障能力、創新能力、治理能力等達到國際一流水平,產業輻射功能強大的現代民航產業生態全面構建,強勁引領廣西開放發展。
為了實現《規劃》提出的目標,廣西在現有機場的基礎上,規劃新增多個通用機場。到2025年前,廣西計劃新增南寧武鳴、柳州城區、玉林容縣、桂林恭城等多個通用機場,新增防城港、貴港和賀州3個運輸機場。到2035年前,計劃新增南寧賓陽、河池城區、崇左寧明等多個通用機場。
此外,《規劃》還明確,要構筑現代化基礎保障體系。以提升質量效率和破除容量瓶頸為導向,加大民航基礎設施建設力度,強化機場保障能力和空管保障能力建設。
同時,打造品質化客運服務體系。以南寧機場為核心,打造面向東盟的航空大通道,構筑全球通達的國際航空網絡和高效順暢的國內航空網絡,完善一體化航空出行交通圈,全力打造內外聯動、覆蓋廣泛、銜接便利的航空客運網路,持續推進旅客服務品質及市場主體競爭力提升,協同構建高品質航空客運服務體系。
在培育開放化民航產業體系方面,《規劃》提出,高標準建設發展南寧臨空經濟示范區,推動臨空經濟質優式發展,積極圍繞優勢領域延伸拓展產業鏈條,促進民航業與相關產業融合促動,推進中國-東盟民航產業體系深層次合作,協同構建民航與區域經濟互為動力、相互支撐的融合發展新格局。
■廣西民航發展主要目標指標
●到2025年
廣西運輸機場數量將達11個,建設通用機場數量21個,旅客吞吐量4000萬人次,臨空產業規模達1000億元
●到2035年
全區建設通用機場數量42個,旅客吞吐量9000萬人次,臨空產業規模達3000億元 |